桐昆60万吨、大连恒力72万吨,苯乙烯项目密集上马!5年内格局将变
2019/12/20
关键词|苯乙烯 未来格局
共 1779 字 | 建议阅读时间 6 分钟
12月18日上午,桐昆北部湾绿色石化一体化产业基地一期年产60万吨苯乙烯项目在位于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钦州石化产业园三墩片区正式开工建设。
就在同一天,世界最大苯乙烯装置在大连恒力石化项目部举行中交仪式。大连恒力72万吨/年苯乙烯装置共安装设备236台,工艺管道35万寸,钢结构6000吨,2台压缩机,1台蒸汽过热炉。
近两年,随着国内民营大炼化装置集中投产,我国迎来苯乙烯产能集中爆发期。随着国家有序推进国内民营炼化一体化项目,目前已有恒力、浙石化、盛虹、旭阳石化等几大千万级炼化一体化项目获批进入建设高峰期,而且大炼化企业大多配套下游苯乙烯装置。
除了民营炼化装置,前两年苯乙烯的高利润下也吸引了部分企业增加对苯乙烯产能的投放,粗略估计 2019—2020年计划新增的苯乙烯产能超过800万吨,近两年将迎来苯乙烯产能集中爆发期。
全行业盈利时代5年内终结
分析近几年的数据,2014—2018年国内苯乙烯产能从695万吨增至921万吨,增幅为32.5%。表观消费方面,2014国内年表观消费842万吨,2018年增加到1102万吨,增幅为30.9%。产能与消费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企业开工率逐年提高,2014年为67.48%,2018年提高到88.06%。2019年8月之前,苯乙烯开工率在88.8%~98%之间运行,整体处于高负荷运转。8月开始,苯乙烯开工率高位下滑,后续基本维持在85%的开工率水平之下。
下游消费方面,主要下游行业为发泡聚苯乙烯(EPS)、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合计客户数量只有70家,产能主要集中在行业前五大企业。除ABS外,下游行业开工率均在41%~71%。
虽然前几年苯乙烯行业多保持良好利润空间。2018年苯乙烯行业更是全年保持高盈利局面,尤其 2018年5—6月,利润保持在2000~4000元/吨。直到2019年上半年之前,苯乙烯都处于高景气周期,行业生产利润十分可观,国内在未来规划了超千万吨的新增产能。
高盈利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进口、国产货源双双萎缩,国内现货偏紧,反倾销及业内对外围运行环境误判,较长时间内华东主港库存低位运行;第二是主要原料方面,纯苯终年低位运行,乙烯一路下跌。
随着各新建装置的开车,国内苯乙烯供需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进口量大幅减少。而2020年以后,整个东北亚的苯乙烯贸易格局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有关专家预计,未来5年,苯乙烯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全行业盈利的时代将结束。
2019年国内大型苯乙烯产能投放严重不及预期,截至11月,仅河北盛腾8万吨的装置和中韩石化2.8万吨装置分别在今年的6月和7月投产,年内新增产能为10.8万吨。
市场竞争格局生变
1全球性过剩不可避免
今后几年,受下游需求增速减缓以及环保法规收紧等因素影响,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能不会再增,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东北亚地区的中国大陆和韩国。生产工艺仍将以乙苯脱氢法为主。消费仍将以GPPS/HIPS、EPS以及ABS树脂为主,新应用领域将不断得到开发,但对苯乙烯的消费影响有限。世界苯乙烯的产能已经出现过剩,未来竞争将十分激烈,尤其是在亚太地区。
2民营企业渐成主力
预计到2022年,我国苯乙烯的产能将超过1200万吨。由于新建或者扩建装置多为民营或者合资企业,我国苯乙烯的供应格局将进一步发生变化,国营企业所占比例将逐渐减少,民营以及合资企业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大,并将逐渐成为我国苯乙烯供应的主力军。
3反倾销改变进口格局
反倾销将改变我国苯乙烯的进口格局,来自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美国这几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量有可能减少,未来中东地区将是我国苯乙烯进口需要关注的重点。
从生产大国向技术强国迈进
01 | 在生产技术上,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装置的开工率。尤其是要不断开发新型催化剂,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催化剂的国产化率。此外,积极开发CO2氧化脱氢、甲苯和甲醇烷基化、非金属材料催化乙苯直接脱氢以及以乙烷、干气和乙醇等为原料合成苯乙烯的新工艺技术。
02 |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合理规范,根据区域原料和消费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引导,以免造成盲目扩张,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
03 | 除了不断拓展苯乙烯新的应用领域之外,还应不断降低生产成本,积极拓展国外市场,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苯乙烯生产大国向技术强国的转变。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期货日报、中化新网等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